以色列教育的近距离观察与思考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以色列教育的近距离观察与思考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9-11-22 * 浏览 : 155
       谈及高新科技,我们往往会想到美国硅谷,却忽略了在西亚,有个仅占世界人口千分之一,资源匮乏的“弹丸”小国,拥有6000多家科技初创公司,是人均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国家,它就是以色列。而这些引人注目的成就,和以色列对教育的重视密不可分。他们究竟有哪些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在以色列为期十天的学习交流,分享了她的所见所得以及对教育的反思。



奴隶社会:不端不装有趣有梦,听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说自己的故事。

作者:小溪,教育创新者。一家国际儿童科技公司合伙人、讲师、特聘教授、自由撰稿人,致力于为国内家庭减压赋能。作者公众号:会唱歌的小溪(ID:xiaoxi_familyplay)。


说起以色列教育,大家可能感觉有点陌生,我身边的海归同学、同事,包括我自己在内,都是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名校留学回来的,现在很多家长也依然把美国作为孩子出国留学的第一选择。可能并不知道在美国聚集最多财富和资源的群体是什么民族?美国诺贝尔得奖者主要来自什么民族?全球创业企业密度最大、人均专利拥有量最多的出自哪个国家?每年人均读书量全球第一的是哪个国家?


没错,以上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指向世界上最小的超级大国 — 以色列,和有着 3000 多年历史、披着神秘面纱的伟大民族犹太民族。对于教育的重视、知识的渴求和创新的崇尚,深深地刻在以色列人的基因里。



耶路撒冷哭墙和圣殿山。


我刚从以色列参观交流回来,和在国家大剧院工作多年的朋友 Jimmy 吃饭聊天时,提起以色列人。作为管弦乐团的一员,Jimmy 很兴奋地和我分享七月与以色列指挥大师 Pinchas Steinberg 合作歌剧《霍夫曼的故事》的经历,即使平时有不少接触顶级指挥家和演奏家的机会,但这位谦卑却才华横溢的大师依然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inchas 精通多种乐器,在给乐团排练的过程中,大师不但教给我们正确演奏法国歌剧的分句方法和发音概念,更时刻展现出他对不同乐器的精准理解和把控能力。


不同于一般指挥通常只是为演奏员描绘出他脑海中理想声音的效果,Pinchas 会精确地告诉我们如何在不同的乐器上做到他想要的效果:从弦乐如何运弓、使用更有效率的指法到演奏乐句时怎样引领自己的头脑使得乐句有正确的走向,甚至如何给琴弓打上松香都讲得一清二楚。


在排练时,Pinchas 可以熟练使用英语,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五种语言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乐手和演唱者沟通,使他们最大限度地理解指挥的意图。



我和 Jimmy 通过不同环境和场景接触到不同行业的以色列人,我们却不约而同地对这个民族充满了敬佩和感慨,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一个伟大而优秀的民族。通过以色列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分散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但最关键的是他们会用一种独特而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后代,那么以色列教育成功的秘密究竟在哪里呢?下面和大家分享我这次去以色列的所见所得,先来一起看看以色列教育的大环境。


教育的本质,

是马拉松还是百米赛跑?

现代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曾说:“没有教育,就没有未来。”2017 年以色列基本普及了从学前到高中的 13 年免费义务教育,并且继续向 15 年义务教育努力,年龄提前到 3 岁。


社区提供很多免费的活动和学科探索,学生基本不在校外上补习班,学校也很早就放学,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仅次于军费。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包括希伯来语、英语、数学、圣经和文学等课程。


由此可见,以色列整个国家、上至总统下到普通家庭,都非常重视对于孩子的教育,并且以把它看做一项文化传承的事业,无论是从国家政策层面还是经济扶持层面,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其次,从小就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知道学习不只是在校阶段,更应该是伴随一生的成长,读书成为以色列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了解,每个以色列人平均每年要买 10 到 15 本新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每人每年 60 本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而我国人均每年的阅读量只有少得可怜的 5 本。


回国以后虽然乘坐地铁的机会不多,经常会坐飞机高铁出差,我看到的是截然不同的景象,不论大人孩子、几乎人人都盯着手机看,大部分人是在看社交平台、看电影电视剧、刷网站或者打游戏,有个别的人是看电子书。总之所有人都很忙或者一副很疲惫的样子,他们的内心真的充实么?对生活真的充满渴求和希望么?我无从而知,至少从表象上我看不到二、三十岁年轻人的那股朝气和活力。



第三,以色列老师在学校中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并非教授者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老师不仅鼓励学生提问和辩论,还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并且与其他同伴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


这次在参观特拉维夫·雅法的时候,恰巧在一个小公园里碰到一个小学学校的户外集体活动,学生大概有三、四十个,而带队的老师只有两个;而且老师安排完任务以后就在一旁观察,并不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而是由中间的学生轮流进行带领,只有当学生遇到问题或者困难的时候,老师才会上前进行引导。



他们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吸引我,毕竟他们才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此可见老师从小就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探索创新的精神,学生和老师是平等关系,学生可以随时挑战老师、和老师辩论,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有充分的环境和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更能锻炼孩子自我思考和自由表达的能力。



说到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我们的父母们并不落后,中国在基础教育上的成果,甚至吸引了全球教育界的关注。我们的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孩子很小就给他们报各种类型的课外班,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全才。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教育环境里,“孟母三迁”都已经为时过晚,甚至孩子还没出生、家长就开始计划着搬到海淀区的学区房,这场教育的长跑不再是孩子之间的竞赛,更是家长之间的资源争夺,我们的家长岂能不焦虑、不紧张?


但在现实情况中,我们却一直深陷创造力不足的泥潭,拥有全球最多的人口、却在世界科技进步与创新领域表现平平,至今我国只有两位获得诺贝尔奖;相反以色列的中学生基本没有在奥数等国际大赛中取得耀眼的名次,但却在成年以后拥有更强大的创新能力,除了夺得数量惊人的诺贝尔奖项以外,还成为改变本国、引领世界的开创者。


或许我们能从中得到些借鉴,孩子的教育是贯穿一生的,这场“比赛”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我们做父母的不要急于求成,所以一些基本能力和思维的培养相比于知识更重要。


其次因为孩子的时间精力有限,我们所要培养的也不是“全才”,而是在某个领域的专家,那就需要结合孩子本身的兴趣、优势和能力因材施教。


最后我们都身处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充满焦虑的大环境,我们或许无力改变,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开始,从家庭教育做起,孩子人生中最早接触的就是父母、成长过程中接触频率最高的也是父母,家庭教育至关重要。


我们接下来一起看看以色列人的家庭教育是什么样的。

家庭教育中,
父母是权威还是盟友?


访学这段时间,我观察到以色列的家庭教育有以下几个特点:


 1.鼓励和重视发展批判性思考 


犹太人的母亲从小就鼓励孩子多问问题、问不同类型的问题、问有意义的问题(问题本身并不分好坏),从而帮助孩子学会从全方位的视角去理解一个问题;孩子带着评判和包容的态度,以后在社会中也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产生同理心。


犹太人的孩子从小学习《圣经》、《摩西五书》等,并不是一个人在家死记硬背,而是两三个人、甚至更多人在一起形成学习小组,彼此之间交流讨论,互相问问题,加深对信仰的理解。


犹太人除了研读宗教文字以外,也鼓励和重视发展批判性思考,这些技巧便于宗教知识转为他用,奠定很多世俗性工作的基础和科学研究方面的突破,因此美国获得诺贝尔科学和经济学的得主中,有高达 40% 的比例是犹太人,也就不令人诧异了。


因为特殊原因,我上小学之前没有正经八本去过幼儿园,姥姥从小学校长的位置退休下来就开始照顾教导我,对我最疼爱、要求也最高,从小就培养我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探索,同时也特别鼓励我保持独立思考和善于提问的好习惯。

于是我从小就有一个绰号,叫“十万个为什么”,遇到不懂的事情总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有的时候课间十分钟都不愿休息,一下课就冲到讲台围着老师问个不停。现在看来除了我对于学习的认真,更重要的是我在不断地思考,我不是全盘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而是大脑里在不停地做各种分析判断和处理,一开始也许我问的是很简单基本的问题,到后来我发现一些问题老师也不能马上回答出来,那个时候我就意识到了思考的力量。


 2. 紧密的家庭关系和松散的教养方法 


让孩子与家庭保持密切关系,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包容和选择的权利,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并给予孩子爱,让孩子心中充满爱、希望和梦想;父母亲不采取权威高压的教养方式,因而孩子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尊和自我意识,并且能和父母建立彼此信任和支持的“盟友关系”,使他们免于外界不良的影响。


社会学家布劳针对犹太人教养子女的方式,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布劳在 1974 年针对第一代、第二代东欧犹太移民的母亲,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研究结果写成《犹太母亲的策略》。布劳指出第一代和第二代犹太母亲遵循的七大原则,这些原则也传承到犹太人的下一代。


这七大原则包括:


  • 抑制体罚,用非惩罚的方法控制孩子;

  • 在家里允许彻底的讲话自由;

  •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 培养孩子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

  • 维持亲密的家庭关系,延迟让孩子离家独立,减少同龄人压力的影响;

  • 为子女的教育与专业发展制订高标准;

  • 作为教养孩子的一个整体,反复强调这些高标准。


比照以上这七条原则,我惊喜地发现我的父母在我成长的过程中对我的教育方式完全都满足了这些条件,甚至给了我更多自由和选择的空间:


我本科毕业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三年以后,原本有机会去美国排名 top 30 的学校攻读金融专业,不仅和我的本科专业对口,还能接受美国先进的西方教育,但是我最终选择了更感兴趣的小众专业 — 品牌管理和有着深厚历史底蕴、艺术气息,但是商业学术上根本不是美国对手的法国,我父母当时没有阻挠还很支持我的决定,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女儿这样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希望寻求自己事业发展和真正热爱的方向,我直到现在都特别感恩父母对我完全的支持和鼓励。

我和绝大多数中国高中生一样,高考选择的专业方向基本是家人建议的、或者是时下最热门、最抢手的,对于自己究竟喜欢什么或者将来能做什么并没有太多概念。


反倒是本科毕业以后在工作当中我自己慢慢去发现和摸索,渐渐有了一些感觉,再后来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历了一些事情也看到身边朋友的一些遭遇,我就更加明确了现在做的事情:我想帮助到更多中国孩子和家庭,让孩子知道学习其实可以很快乐很简单、知识不仅仅停留在书本里、知识无处不在;让父母认识到成绩只是检验学习的一个手段但绝对不是目的,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是帮助孩子更好完成自我认知的过程 — 找寻自己、发现自己、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并改变自己。

在这方面我自己受益很多、尽管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煎熬,有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支持和爱,我更有信心也更容易坚持下来;否则现在你不会看到我的这篇文章,我只是一个外表风光但是内心迷茫的 CEO,会担心自己的才干和灵感随着热情慢慢枯竭,也会比同龄人更早地面临“中年危机”。


我们都知道,心灵上的恐惧和迷茫永远比物质的匮乏更可怕。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内心力量有多么重要,而这种力量正是源于家庭的爱。

 3. 从小就培养孩子社会上的实践技能 


让孩子知道赚钱的不易,也通过这种在环境中的耳濡目染,培养孩子经商和理财的头脑。


世界上一些大名鼎鼎的投资家和金融大鳄都是犹太人,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洛克菲勒、罗斯柴尔德、索罗斯、巴菲特等。有一句很形象的比喻是这样说的:“全世界的钱在美国人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在犹太人口袋里。”

这次在以色列旅程中,在耶路撒冷老街的一个中午,我感到特别困乏想停下来在路边的小店铺买一杯咖啡,很令我吃惊这个店铺没有一个大人,只有两个小男孩在看店,一个坐在店门口招呼来的客人,另一个则在咖啡机旁给客人打咖啡。


我因为要赶时间问里面的小男孩要多久,小男孩一面笑着安慰我说很快的、不用担心,一面很麻利地给我打咖啡,在递给我的时候他发现杯身有点烫,还特意在下面又垫了一个杯子,就是这一个小细节深深打动了我!那个小男孩看起来也就 7、8 岁的样子,但是他的为人处世、社会实践能力和难得的同理心恐怕是我们国内很多高中毕业生都不能及的呀!


犹太人这方面杰出的理财头脑和商业嗅觉一部分是天生的基因、世世代代所积累和传承下来的,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犹太人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去给孩子创造社会实践的环境,并且锻炼孩子去帮忙照看自己的店铺、帮忙打理自己的生意,帮助父母分担家庭事务等等,从而培养孩子的责任心、社会参与意识、一些基本的商业技能和商场上交往的基本准则。

相比之下我们培养出来的多数是“书呆子”,知识储备充足然而实操能力确实是我们一直不太重视的。国内年轻人等到真正步入社会了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发现之前学校里所学到的还远远不够,在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一开始茫然无措,和领导、同事还有客户的关系也是不冷不热,对于自己的事业前途没有清晰的定位。


这个问题很值得我们老师和家长进行深思,这个问题的本质恐怕和我们国内的孩子缺乏自我认知能力有很大的关系,包括“我是谁”、“我在社会上的角色是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做什么最擅长”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寻求。


如果这些问题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向内不断自我探求,并且给他们一些机会去进行实践和体验,我想我们的年轻人长大以后无论在什么样的岗位,都会是一个内心坚定、积极阳光并且不断追求进步的、有价值的人。

写在最后

以色列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造就了这个民族一个又一个的成功故事,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好好学习和深刻反思。也许我们不应该只是一直问:“怎么能把我的孩子培养的更优秀?”,我们试着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做父母的责任是什么?我们希望孩子长大以后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最后以犹太人母亲经常会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做结尾:“走进一条河流,可以顺水走也可以逆水走,你要永远逆水走。因为难做的事容易做成”。

这句话我刚听到时有点蒙,仔细一想以色列人真的是有大智慧啊!河流的比喻:顺水容易、但人是往下走;逆水困难,只要坚持,就是一直向上的。同样的,容易做的事情很多人都会选择,竞争激烈;难做的事情做的人少,另辟蹊径、只要坚持下来,就会取得成功。把这句富有哲理的的话送给和我一起走在漫漫教育路上的各位老师和家长,让我们一起共勉、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