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宜兴经验”喝彩

当前位置 : 首页 > 邱学华新作

为“宜兴经验”喝彩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5-10-04 * 浏览 : 255

邱学华

 

说起宜兴,大家立即反应出那是中国的陶都,闻名中外。

宜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山青水秀,江南鱼米之乡。自古以来崇尚读书,尊师重教,人文荟萃。历史上出了4位状元、385位进士、10位宰相。现代出了100多位大学校长,教授无数,有“教授之乡”、“大学校长的摇篮”之美誉,所以有“无宜不成校”之说。宜兴一个小镇叫高塍镇,竟出了两位大学校长,一位是大陆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一位是台湾大学校长虞兆中,被两岸教育界传为佳话。美术界的徐悲鸿、吴冠中大师都是宜兴人。

在这样一个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有着浓郁读书氛围的地方,今天在教育上出现“宜兴经验”,的确不是偶然的。

再说“经验”,在教育上能称得上“经验”的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青浦经验、九十年代的洋思经验、新世纪的杜朗口经验等,现在又出现了“宜兴经验”。这些经验各具特色,在教育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宜兴经验”的发源地是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为了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宜兴市政府投资1.2亿元在宜兴城郊森林公园附近,建造了一所占地130亩、相当现代化的实验中学(初中),设备好、师资好、生源好,是当地老百姓心目中的重点中学。这所中学的王俊校长,是一位善于学习、不断进取、敢想敢干的科研型校长。从2001年开始,他带领教师走上一条艰辛的改革之路,到现在整整八年,由此产生了“宜兴经验”。

 

先学百家

中国教育界并不缺少教育理论和经验。可是对有些重点中学来说,他们自以为条件好、生源好,,教学质量总是最好的,没有危机感,对教改也没有急迫感,反而产生莫名的“优越感”,对外地教改经验不屑一顾。

王俊校长却认为,学校条件好仅是为教改提供了好的基础,更应该走改革之路,使学生学得更好,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国家培养优秀创新人才。他首先带头学习,他的办公室就像一个书斋,他是我见过的最爱学习的一位校长。他组织教师一起学习,每个学期都给教师发教育理论和教改方面的书籍,他说:“送书是给教师最好的福利”。现在每个教师手上都有30多本。

开始先学洋思,虚心到江苏省泰兴市农村洋思中学求教,探求洋思经验的奥秘,带领教师到洋思中学先后不下十多次。从分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洋思模式中,发现其根本是尝试教育思想。王俊校长因而千方百计寻找我,邀请我为教师作讲座,在全校推广尝试教学法。从2003年开始,我每年都要去几次,对宜兴市实验中学的教改发展之路我是见证者。

后来,又学东庐中学的讲学稿,经过消化改造,简化成一种备课形式“学案”,在全校推广。近几年又学杜朗口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试用,融合到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中,学习百家,把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整合起来,使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因此在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中都能找到目标教育、尝试教育、合作教育、成功教育、和谐教育的影子。

 

自成一家

到此,宜兴实验中学的课改已取得骄人的成绩,可是王俊校长并不满足。他认为前一阶段改革,主要在教学方法层面上,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由以前教师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学生自己学习,让学生尝试探求,注重学生课堂练习,当堂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应该继续研究“教什么”的问题,要在整合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由此,从2005年开始新的探索,进入了“两类结构”的教学实验,把课改推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王俊校长以前是一位优秀的地理教师,曾把前苏联沙塔洛夫的“纲要信号教学法”运用到地理教学中,并获得成功。他从这段经历中得到启示,可以从这方面着手研究。在国内研究“纲要信号教学法”的专家,首推王敏勤教授,现任天津市教科院基教研究所所长。王俊校长通过我的介绍,找到王敏勤教授,邀请他到学校作学术报告,并指导教学实验工作。王俊校长带领教师三次到教授在浙江瑞安的实验学校考察学习。王俊校长没有照搬外国的“纲要信号教学法”和外校的经验,而是根据教学实验中的实际情况,加以消化改造,创造性地提出“两类结构”的教学思想。

所谓两类结构:一是“知识内容结构”,二是“方法程序结构”。现在语文教材是一篇一篇课文,数学教材是一道一道例题,好比散落的一颗颗珠子,现在要求把一篇课文或一道例题放在“知识结构”中来学习,也就是要把散落的珠子变成一串串珠子。这种知识结构不是教师交给学生,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画知识树”自己来建构。一类知识结构总有一个基本概念,好比树的主杆由基本概念再生成许多下位概念,好比树干上生长出许多树枝,大树枝又会长出许多小树枝,用画“知识树”能够非常形象地表述和掌握一种知识结构。

方法程序结构是指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学会掌握知识结构,把这种学习方法概括化、结构化。学生习得了这种“方法程序结构”,就能有效地掌握一类知识结构,也就有了“举一反三”以至“举一反十”的能力。

这“两类结构”教学方法是当前教育上重大创新。国内外许多教育家曾提出“结构教学”思想,如美国的布鲁纳、中国的叶澜。现在宜兴实验中学的“两类结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具体运用,并取得令人信服的教学效果。它不但使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能掌握学习能力,更重要的能够促进学生提高概括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有效提升智慧的发展。而这些思维能力和智慧正是开展科学研究和创造性工作不可缺少的。从培养新时代优秀创新人才,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方面来看,宜兴经验所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宜兴实验中学的课改经验在学习百家的基础上已经自成一家。

 

“宜兴经验”的启示

现在的宜兴实验中学的课堂教学具有鲜明的特色,是学生自主尝试学习再插上一对翅膀(两类结构),让学生在思维的王国里自由翱翔。它已达到“考试想不拿高分也难”的绝妙境地。高效课堂必然产生高质量。不必列出太多的数据,只说最近三届初中毕业生参加宜兴中学(省示范中学)面向全市的课改实验班招生考试中,宜兴实验中学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60%左右。

在宜兴实验中学,看不到许多城市重点中学的紧张沉闷的气氛,而能感受到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氛围。学生体质增强了,近视率下降了,家长反映学生负担太轻了,经常打电话到教育局告状,说宜兴实验中学家庭作业太少。学生学得轻松,教育质量又高,这不是我们苦苦追求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吗?

从“宜兴经验”产生与发展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一所城市优秀中学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教改之路,

一条推进素质教育的成功之路,

一条从学习百家到自成一家的发展之路。

 

为中国教育而自豪

看了上面的文字,大家都同我一样要为“宜兴经验”喝彩。

在中国教育这块园地里,现在悲观论调太重,这个不对,那个也不是。我国中学生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连年夺冠,本来值得中国人自豪的事,可是有人说,虽然夺冠,可是他们没有人能成为数学家啊;在国际数学成就测试中,中国学生成绩遥遥领先,总该是值得庆贺的事吧,可是又有人说中国学生是高分低能;江苏洋思中学和山东杜朗口中学都是地处偏僻的农村初中,设备差、生源差、教师学历低,经过教改以后,竟能达到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做到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中国教育上的奇迹,解决了国际教育界长期以来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可是又有人说他们搞的是应试教育,并调侃说他们好比一个病入膏肓的人,遇到一位胆大的走访郎中,服了一剂神秘的中草药。

我们要重视中国人自己创造的东西,热情地扶植它,深入地研究它,推广它,不要总是跟在外国教育理论屁股后面转。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用较少的教育经费解决了十三亿人口的大国的教育问题。各种教改实验峰起云涌,流派纷呈,已在全国产生影响的有目标教育、尝试教育、情境教育、合作教育、创新学习等十多种教学流派,又涌现出青浦经验、洋思经验、杜朗口经验、东庐经验,现在又有了宜兴经验等教改典型。这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证明中国教育大有希望,我们应该充满信心,让我们为中国教育自豪吧!

 

(邱学华  尝试教学理论创立者、江苏省特级教师、国务院享受特津专家)

      0519-86880268      1377688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