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思想概述之一:发展历程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思想概述之一:发展历程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5-01-19 * 浏览 : 159
尝试教学思想概述之一:发展历程
作者:邱学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742    更新时间:2005-6-21    
      ★★★★★ 【字体:
一:发展历程
从1980年开始,尝试教学实验研究到现在整整经历了20个队。教学改革的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也是对旧教育理念和教学式的创新,这20年来,走的是一条尝试与创新的发展道路。实现模从1个试验班发展到即多万个;试验范围遍及全国31个、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并已传到国外;应用范围从小学发到中学、大学以及幼儿园、从数学发展到语文、外语、科学常识科目;理论研究已从尝试教学法升华为尝试教学理论。
尝试教学理论植根于丰富的教学实践中,经过实践一研一再实践一再研究,已从一种具体教学方法升华为教学理论,出了一条从萌芽、形成到深化的合乎逻辑的发展轨迹。
(一)酝酿阶段
“教师不先教,先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在尝试中学习。”这是个大胆的设想,在我头脑里已酝酿很长时间了。
1951年,那年我才16岁,在省立常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于家庭经济困难,我毅然离开学校到农村小学当代课教师了。时跟着老教师上课,用的是满堂灌的方法,教师要讲得清清楚,明明白白,甚至还要讲深讲透,学生都听懂了,点头了,然后去做练习。这套教学方法,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吃苦,成又平平。这套传统的教学方法能不能改呢?当时年轻,既缺知识,又缺少经验,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1956年,我考进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深造。农村小:教师进了大学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如饥似渴地学习教
学理论,从古今中外的教育理论著作中吸取营养。发现古今中外光进的教育思想,虽各有特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毕业后,留校当助教,一边在大学教小学数学教学法,一边到附小搞教学实验。我和附小教师一起试验,“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这是尝试教学思想的雏形,但那时政治运动不断,无法搞系统的教学实验,后因“文革”而中断。
(二)初试阶段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打碎了套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文革”中,我离开华东师大到了江苏保阳农村当了中学教师,后又任深阳县师范学校教师,“文革”后回到家乡常州,在常州师范学校办起“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培训骨干教师。
“学生能不能在尝试中学习”这个思考已久的问题,重新在我头脑中浮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我,时机已经成熟,我决定进行系统的教学实验,来证实这个大胆的设想。
“教师还没有教,先让学生尝试练习”这个设想步子太大了,大部分教师很难接受,不敢试验。我找到我的学生,研究班的学员劳动中路小学徐延春老师,他一口答应参加试验。我们就在他教的四年级班上开始试验。我制订了实验方案,大家共同上课,他上课我听,我上课他听。实验取得了成功,实验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原来的大胆设想,已成为现实。
1980年底,我随江苏省普通教育考察团去日本考察,当时改革开放伊始,我是比较早的一批出国考察的教师,心里激动万分。在考察期间,看到日本教师所用的教学方法已革新,更促使我下决心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回国后,我就加紧研究,根据教学实验的资料,作理论上的分析提高。当时有一个问题我琢磨很久,为这一新教法起什么名称,曾想用“五步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引导发现教学法”等,都不理想。早晨骑自行车上班,是我思考的好机会,早晨空气新鲜,心情舒畅,许多好主意都是这时想出来的。一天早晨,在自行车上我忽然想到,就起名为尝试教学法。“尝试”两字在中国通俗易懂,而且能揭示这一新教法的本质特征,能够区别于其他教学法。
我用3个多月时间,经过反复修改写成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文章写成了,到何处去发表。当时,“文革”刚刚结束,极“左”思潮仍然有影响,我这篇标新立异的文章是很难发表的。过去中国教育理论界向来看不起自己的东酉,外国人可以提一个教学法,中国人就不行。我比较了各地教育杂志,发现《福建教育》杂志刊登的文章观点比较新,决定投《福建教育》。
当时《福建教育》杂志的数学编辑是陈辉和陈笑晴同志,他们收到我这篇文章后,极为重视,立即请示总编龚玉书同志,龚总编详细审阅了稿件,觉得此文观点鲜明,操作性强,符合教改方向,批准立即刊发。当时,第*期杂志已经编好,决定重新调整版面,在  1982年第  11期以显要的位置发表了这篇文章。
意想不到这篇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引起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大家。各地教育杂志相继转载,各地教师纷纷开展试验。各地试验都取得了成功,证明“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观点是正确的。各地教育杂志纷纷报道了试验情况,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
(三)发展阶段
1985年4月,由24个单位联合发起,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一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有来自全国各地400多位代表参加,《中国教育报》、《福建教育》、《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十几家报刊杂志社的编辑都到会采访。会后《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刊登了报道:“常州等地开展小学教学尝试教学法的实验——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各地教育杂志社都作了相应的报道。这次研讨会又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这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
在这以前,我根据各地实验研究中所提出的新问题,继续撰写出:《再谈尝试教学法》、《三谈尝试教学法》。尔后又把以前发表的有关尝试教学法的三篇论文进行归纳整理,理论提高,写成师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理论》,刊登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教育研究》(198年第4期)上,不久译成日文在日本《新算数研究》杂志上全文刊登,日本国立横滨大学片桐重男教授亲自为该文写了按语。后来此文又收录到霍茂奎教授主编的《教育学文集》中。同时,这项研究获得了江苏省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到此,尝试教学法已得到教育理论界的认可。
按理说尝试教学法研究已大功告成了。但是,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更具体的操作方法,理论上还必须进一步提高,靠写几篇文章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为此我决定写一本专著:《尝试教学法》。当时工作十分繁忙,既要当校长,又要搞研究,我只能利用别人休息的时间写作,对我来说已没有星期日和节假日,就这样前后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这本著作,由福建教育出版针出版。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了“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命题,并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语文、常识、以及中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具体操作模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教授和日本片桐重男教授为该书题词。此书出版后,大受教师欢迎,促进了尝试教学法的推广与应用。几年里再版重印数次,总印数5万多册,这在教育理论著作中是不多见的。1989年举行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参加评选的都是一些教育理论家撰写的重要著作,结果仅评选出49本书,获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出乎意料之外,《尝试教学法》一书竟获此殊荣。
1990年在北京举行国际数学教育会议(RCME),我在大会上宣读尝试教学法论文,受到与会代表的关注。我和日本片桐重男教授在一个小组内,并共同主持会议,十分令人高兴。台湾数学教育界朋友第一次来大陆参加会议,他们把《尝试教学法》一书带到台湾,向台湾的师范院校学生介绍。屏东师范学院黄金钟教授还亲e在一些学校试用尝试教学法并获得成功。尝试教学法论文译成英文、德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1992年在常州市举行全国协作区第六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中国新闻社记者以“中国历经十年研究和实验,尝试教学法推广已获实绩”为题,向海外作了报道,引起强烈反响。世界各地纷纷来信,大都是华侨或华裔教师,有的要求进一步了解情况,有的要求索取资料。1993年,我应邀到日本讲学,着重介绍了尝试教学法。我为我国自己创造的教学法逐步走向世界而感到自豪。
(四)提高阶段
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又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尝试教学万字的论文集:《尝试·成功·发展》,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研究主报告中提出了尝试教学理论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在以下几方面有所突破:
l.探明尝试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从古代的孔子和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和叶圣陶,都蕴含着尝试教育思想。历史事实证明,尝试教学理论渊源于中国,在中国这块沃土上产生和发展尝试教学理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阐明尝试教学理论的实质,概括成“学生能尝试,尝试能成功”。
3.提出“尝试成功理论”新观点,以区别于美国桑代克提出的尝试错误学说,并阐明达到尝试成功的七因素。
4.提出了尝试教学的操作模式,有通用模式、基本模式以及各种变式,建立灵活多样的尝试教学操作模式体系。
1996年10月,在湖北省十堰市举行的全国协作区第八届尝试教学法研讨会,同时举行对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的专家鉴定会,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委派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查有梁研究员为首的专家组进行鉴定。
专家组成员尚有华中师范大学美乐仁教授和翟天山副教授,中央教科所戴汝潜研究员,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他们对研究成果给予较高的评价,专家鉴定意见中主要观点是:
1.尝试教学理论,主要是在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基础上,升华出的现代教学理论。
2.尝试教学理论,对于克服一味“满堂灌”和单纯“注人式”的弊病很有效。
3.尝试教学理论,能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尝试教学理论,从实践到理论已经历了15年的实践检验。尝试教学法普适性强,已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5.“尝试教学理论研究”这一课题的成果,为基础教育的学科教学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际效果显著;它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新尝试。
国家重点研究课题:《尝试教学理论研究》通过专家鉴定,标志着尝试教学法已升华到尝试教学理论。
现在,尝试教学热已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据1996年不完全统计,试验和应用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试用教师人数已超过45万人,受教学生达2000多万人。在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领导下,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在全国各地建立了600多个实验基地,其中有小学、中学、幼儿园、特教学校以及职业学校等。就这样有组织有计划地把尝试教学理论的研究深入进行下去。
(五)思考与启示
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前后经历了门个年头。回首往事,心潮澎湃。虽尝尽了甜酸苦辣,但终于取得成功。
我从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教师,后当过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师范学校教师,从教已40多年了,建国后的几次教学改革都经历过。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许多教学实验大都半途夭折,自生自灭,而尝试教学法试验能坚持近20年,并得到大规模大面积发展呢?这值得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从中得到启示。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稳定的政治局面.
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最重要保证。
过去由于受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政策、口号经常变,大纲教材不稳定,教学实验很难进行,大都半途夭折,大家都有切肤之痛。教学实验周期长,没有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是无法坚持下去的。特别是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教育实验工作者搞实验研究都是胆颤心惊,担心哪一天会受到批判,被一棍子打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由于有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飞速增长,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纲教材相对稳定,特别是解除了会在知识分子身上的精神枷锁,使他们大胆放手地搞实验研究,这些都是尝试教学法得以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新教学法不断产生,各种试验教材相继出现,丰富的教育实践又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这是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最兴旺发达的一段时期。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需要稳定,教学改革的深人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也需要稳定。
我曾收到日本一位数学教学法教授的来信,他对尝试教学法在中国发展如此迅速表示惊奇和羡慕。他说,他研究发现教学法已有十多年时间,写了不少著作,可是在日本还是应用者不多。相比之下,我深深感到自己生长在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时代无比幸福。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尝试教学法的发展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一定的政治经济基础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重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
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开展教育改革实验和探求新的教学理论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u”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坚持走自己的路,从尝试教学法发展到尝试教学理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和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了试验尝试教学法,党组织为我创造了良好的工作条件。在试验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支持和帮助;在试验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又给我鼓励和荣誉。正由于各级党组织的关怀和帮助,才使我有可能跑遍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宣讲尝试教学法和对各地的经验进行总结研究;才使我撰写的论文和专著得以出版。所以说,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就不可能产生尝试教学法,即使有了也会自生自灭。
3.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是尝试教学法发展的重要条件。
十多年来,尝试教学法从一个试验班发展到几十万个班级,从小学发展到中学、大学,从普教发展到幼教、职教以及特教。这中间并没有靠国家的红头文件,国家也没有拨一分钱研究经费。许多人感到奇怪,认为这是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奇迹,也有人称之为“邱学华现象”。
其实并不奇怪,除了依靠上面两个条件外,靠的是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研究道路,搞教育研究主要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关起门来研究,博览古今中外文献资料,作出分析比较,写出论文专著;一种是进行系统教育实验,把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提出新方法和新思想。这两种研究方法都需要,但后者更为重要,我选择了后者。
走出办公室,投身到教学实践中,虽然道路艰难困苦,但有取之不尽的源泉和无穷无尽的乐趣。’在教学实践中,平等对待教师,不要以指导者自居。不能单做指挥员,同时要做战斗员,自己要亲自下水上示范课,取得第一手实验资料。
我能亲自给小学生上示范课,成了我得天独厚的条件。我到各地讲学,都是先讲理论,再借班上示范课,大受教师欢迎,他们觉得亲切可信。这样,走一地。传一片。十多年来,我跑遍了全国各地,这对推广尝试教学法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组织大家一起来研究。主要有三方面力量:一是第一线教师,二是教研部门的教研员,三是教育理论工作者。从1985年开始,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全国协作区尝试教学法研讨会,已经坚持开了8次。这种研讨会把培训教师、互相交流、发表论文结合起来,受到大家欢迎。每次都有一、二千人自愿参加,充分显示了广大教师的教改热情。正如《河南教育》主编冯振山指出:“伴随着尝试教学法深人发展而出现的一次又一次群众性教学法研究热潮,便已构成了现代中国小学教坛上的一大奇观!”
所有这些,充分说明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凝聚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这是集体智慧的创造,是十多年来教学改革的成果,决非个人力量能够办得到的。
4.教育理论研究,要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丰富的教学实践必将推动教育理论研究。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教育理论研究,要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尝试教学研究,就是按照这个原则进行的。
在中国,有  80%以上的学校在农村和山区,目前农村和山区经济尚不发达,学校教学设备并不好,教师教学水平也不高。这是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广大教师需要的是,教育观点鲜明,操作程序具体,表述语言清楚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就符合了这些要求。我写文章是给教师看的,尽量要使他们能够看懂,学会应用,很少引用外国人的理论。因此,有人讲尝试教学法没有理论。在他们看来,多引用外国人讲的话’,引经据典才算是理论。
正由于尝试教学法并没有高深的理论,难懂的名词术语,操作程序具体明晰,又同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十分贴近,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特别是农村山区教师)的欢迎,在短时间内就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尝试教学法继承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又从中国教育的实际出发,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因而受到国外教育界的关注。我的导师刘佛年教授曾指出,中国的教育理论必须“具有中国特色,才能走向世界”,这是十分正确的。
对尝试教学法和尝试教学理论评价如何,我并不在乎。我高兴的是,这种教学法已为我国几十万教师所掌握,已影响了几千万学生,对推动教学改革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教育科学研究的周期长,前面的路还很长,尝试教学理论尚处于初创阶段,还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道路,这条路我将继续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