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尝试教学论文

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5-01-19 * 浏览 : 191

请不要告诉我,让我先试一试

邱学华

标题上的这句话是用学生的口气说的,意思是请老师不要把现存的结论告诉学生,先让他们自己去试一试。这句话简明扼要地既阐明了尝试教学思想的实质,又揭示了具体操作的方法,一目了然。所以,我用这句话作为文章的标题。

50年前,我从华东师大教育系毕业,留校任教,同时兼任华东师大附小教导处副主任,开展教改实验。为了改变注入式教学方法,我萌发了“先练后讲”的思想,因文革而中断实验。直到1980年正式开始系统的教学实验,从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à尝试教学法à尝试教学理论à尝试学习理论,一路走来,整整搞了半个世纪了。

一、理论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

60年前,我当小学教师时候就已经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了,事实上“以学生为主”已经提了几十年了,为什么学生还“主”不起来呢,毛病究竟出哪里。我在华东师大附小就开始研究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毛病出在“先讲后练”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先讲后练”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先讲,把什么都讲明白了,然后学生再练,似乎这是教师的职责,是天经地义的,在这种“先讲后练”的模式下,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题,学生已经处于被动的位置,哪能主动呢。当时我就萌发异想,既然根子在“先讲后练”,能否反其道而行之,颠倒过来改为“先练后讲”呢?这就是尝试教学法的雏形了。

实验因文革而中断,为了照顾家庭,我也离开华东师大到江苏溧阳农村当一名中学数学老师。按理说,我是没有资格教中学数学。16岁那年,我高一还没有读完,就下乡当小学代课老师,1956年考上大学,教育系是文科,不考数学,也不读数学。因此,我当时数学水平也就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我就采用一边自学,一边教的办法,先自学例题,弄懂后再做习题,书上的每道题都要做一遍,并研究编者为什么要设计这道题,有什么作用。我从初中一直教到高中,有时遇到难题,怎么都解不出来,碍于面子我又不敢去问教研组同行,一个大学教师连书上的数学题都不会做,这不成了笑话。我就找参考书,逼着自己一定要想出来,果然能够逼上梁山自己做出来了。

我用这个方法不但自己学会了,还能教别人。为何不把这套自学方法教给学生呢?我自己教的班,当然我作主。我就要求学生先自学例题,然后尝试做书上的练习题,有困难我再讲解。这套方法真灵,学生反映“邱老师的课听得懂,学得会,又有趣”,教学成绩居然在全县名列前茅。

有了六十年代思考研究,七十年代自己亲自试用,已经具有相当的实践基础,因而在文革结束后1980年有可能正式启动系统的尝试教学实验,水到渠成了。所以尝试教学法不是在书房里冥思苦想出来的,也不是外国贩来的,而是在中国的教育实践基础上产生的。

二、试一下,海阔天空。

教师先不讲,让学生先练,就是让学生先试一试。尝试可以成功,也允许失败。成功了,说明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失败了,再听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效果不是更好吗?

把“先讲后练”改成“先练后讲”,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一上课教师提出尝试问题,让学生先练,学生必然会遇到困难,遇到困难学生就会产生一系列的主动行为:

1、看到尝试题后,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出来;

2、遇到困难会主动去自学课本,在课本中寻找解答线索;

3、再遇到困难会主动向别人请教;

4、做完尝试题后,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就主动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5、最后会主动要求请教师指点迷津。

以上每步都是学生主动行为,因此“先练后讲”后,才能真正把学生推到主动位置。所以,从“先讲后练”改变到“先练后讲”会引发课堂教学的根本变化,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教师的角色转换。

从“先讲后练”到“先练后讲”,虽然只是前后顺序调换一下,可这是教育思想的巨大变化,是传统教育观向现代教育观的转变。前者强调教师是主宰,是接受性学习;后者强调学生为主体,是尝试性学习,也是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自学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教育理念。

五四运动就开始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近百年来虽经历了许多教学改革,但都是在“先讲后练”的模式下兜圈子,没有能触动根本,学生始终“主”不起来。如果“先讲后练”不改,我敢说,100年以后学生还是“主”不起来。

这里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必须抓住教学模式这个根本,从“先讲后练”改变到“先练后讲”。一步走对,全盘皆活。真所谓:“试一下,海阔天空”。

三、国家兴旺,需要尝试精神。

“尝试”是大家熟悉的字眼,意思是遇到不懂的问题和难解决的事先去试一试。尝试的过程也就是探索的过程。

古今中外科学家的创造发明无不从尝试开始,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要取得事业的成功也无不从尝试开始。所以说,尝试是创造的前提,尝试是成功的阶梯。没有尝试何来创新。

尝试必须大胆,有时需要冒险,如果不去尝试,机会只能是零,试一试就会多50%的成功机会。在人类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上,什么样的奇迹都会发生,问题在于你是否敢去尝试!但是现在聪明的人很多,胆大的人却太少,主要是不敢于去尝试。

爱迪生没有进过大学,他却成为发明大王,一生中共有2000项大大小小的发明,他靠的是尝试,在实验中不断尝试。毛泽东没有进过军事学院,他却成为伟大的军事家,他靠的是尝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魏书生没有进过师范学院,他却成为当代著名特级教师和教学改革家,他靠的是尝试,在教学中学习教学。美国的比尔盖茨连大学都没有读完,他却创办微软公司成为世界首富,他靠的是尝试,在经营中学习经营。邓小平是一位大无畏的尝试者,他的名言“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求大家敢于尝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的创建经济特区“一国两制”等创举都是震惊世界的成功尝试。

尝试既然这么重要,为什么不引进到教学活动中去呢?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正由于这个想法,才引发我50年的尝试教学研究,成为我一生的执着追求。

由于几千年封建习惯势力的束缚,加上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所留下的阴影,造成中国人大多封闭保守,胆小怕事,唯书唯上。目前大家都在关心和议论一个问题:建国六十年了,为什么在科学上我们还没有出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虽然原因很多,但陈旧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应该是一条重要原因。美藉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曾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学生要在科学上创造成就,就必须具有勇于尝试的冒险精神。

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强大的,教师天天要给学生上课,他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习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采用“先讲后练”,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什么都跟着教师走。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养成“人云亦云”,“依样画葫芦”,“吃大锅饭”,“随大流”的思想方法和习惯。这样的人是很难有所发展的。

如果采用“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方法,大胆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练习,他们就会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这样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长此以往,逐步形成一种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精神。从小会尝试,长大能创新。

古往今来无数事实证明,人们的探索精神的强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因此,作为一个清醒的教育工作者,目光要放远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是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兴旺,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大业。

四、教改趋同现象 突现教育规律。

改革开放给教育事业带来了春天,流派纷呈,百花(法)齐放,一派繁荣景象。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东庐中学、宜兴实验中学、松坪学校等一批教改典型相继出现,形成一道中国教育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认真分析众多的教改典型,虽各有特点,但有许多共同的地方,我们称之谓“教改中的趋同现象”。不妨举几例比较一下:

尝试教学法:先练后讲 练在当堂

洋思经验: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杜郎口经验:预习展示  反馈达标

青浦经验:尝试指导  反馈矫正

以上几例竟然十分相似,这种趋同现象的特征可概括成两句话:一抓尝试自学,二抓练习达标。这种趋同现象中的共同亮点是“尝试”,为什么能够异曲同工,不谋而合呢?应该是从中突现了教育规律,是教育规律在起作用。

众多教改实验不谋而合的趋同现象,正说明“尝试”是学习的基本形式,抓住了学生学习的本质,抓住了课堂教学的规律与根本。尝试教学过程实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学习策略。

以上各教改典型都是在各自环境下,自己摸索课堂教学的规律,不约而同地找到中华教育优良传统的精华——尝试自学,因而才出现殊途同归的趋同现象,这充分证明尝试教学思想在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在尝试教学思想的指导下会产生各具特色,有各种表达方式的教学流派。

在国外,有的提“发现教学法”,有的提“探究教学法”,有的提“研究性学习”等。我认为,对中小学生而言,提“尝试”更为切合实际,符合中小学生的特点。不可否认,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掌握人类长期积累又经过不断提炼的最基本知识。如果都要中小学生脱离课本去“发现、探究、研究”出来,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尝试教学主要是按照教科书的要求,尝试去解决某一个知识点,仅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尝试去自学课本,或自动向别人请教,自己去解决问题。学生尝试后,再听教师讲解点评,进行正误对比,印象深刻效果好。另外,提“尝试”,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尝试可争取成功,也允许失败,学生没有太大的负担,更具有宽容性和灵活性,更具人文精神。每堂课都可以尝试,但不可能每堂课都去发现,这是非常简单的道理。

五、学生能做尝试题的奥秘。

教师还没有教,学生居然能做尝试题,有些人百思不得其解,奥秘究竟是什么?可以三方面进行分析:

1、 人有思维属性

从人的本质上进行分析,人有三种属性: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思维属性。动物有生物属性,也可能有社会属性,但却没有思维属性,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人的大脑大约有一千亿个活动神经细胞,每个细胞又可长出多达2万个树枝状的树突,以存储和输送信息。因此,大脑的潜在能量是巨大的,关键问题在于开发。人的大脑是进行思维的物质基础,也是人能够尝试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物质基础,人才能够做到模仿记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

由此可见,作为教师必须懂得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道理:学生是人,而人是有意识的,大脑是能够思维的,思维的潜力是巨大的。

2、 人的大脑中有内存

人的大脑里并不是空白的,借用电脑的术语来说,已经有了内存,它已经储存了许许多多旧有的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

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大脑中的内存和已获得的学习能力,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获得新知识。打个通俗的比方:

新知识对学生来说并不完全陌生,而是七分熟,三分生。这样可以利用“七分熟”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去尝试学习“三分生”的新知识。

教师往往有个误区,以为上课前学生对新知一无所知,教师不讲学生就不会,所以一定要从头讲起,讲深讲透。殊不知学生已经有了内存。这里我再讲一则寓言故事,使大家更明白其中的道理。

有一位印第安老人,赚了钱,买来一辆汽车,他不知道汽车有内能,可以去开动它。而是雇了一匹马拉着它走。看来,这位老人确实可笑,但是,在我们学校里,也确实有这样的印第安老人式的教师,他们不知学生有内能(内存),可以去激活他们,而偏要用教师的能量去硬性拖着学生走。

我们还可以从中国的武术智慧中得到启发,功夫精深的武术高手,常把打斗对象的力量看作自己的资源。对手冲过来的时候,他并不正面硬拼,而是顺势轻轻一拨,就把对手放倒了。这比那些与对手拼命对冲的人,不仅境界要高,而且省力又省时。

这时,我想起了中国武术明星李小龙,原来我以为他只是一个会舞拳弄棒的明星,看了电视剧《李小龙传奇》后令人刮目相看,才知道他原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的高才生,他用中国古典哲学研究武术,练习武术。摒弃不实用的三招五式的套路,把别人进攻的力量为我所用。他能够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这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思的。

3、 儿童喜欢尝试是人的本性

尝试是一种甜蜜的体验,喜欢尝试是孩子的本性。俗话说“周半儿,摸坛摸罐”,婴儿出生不久,听到声音,眼睛就会朝向哪里,这就是开始试探了。幼儿喜欢爬行,喜欢到处行走,进一步开始试探这个世界。有人认为育儿有两件事是最成功的,一件是学会说话,一件是学会走路。按理说,学会这两件事是十分困难的,可是家长并没有刻意去教,是孩子在尝试中学会的。当孩子能站立的时候,最笨的妈妈也知道要放手让孩子自己试着走。永远抱在妈妈怀里的孩子,是学不会走路的。教师应该从这里得到启示,为什么我们连最笨的妈妈都不如,抱着孩子不放呢?

尝试是人的本性。因此,尝试是学生的权利,好象游戏是孩子的权利一样,教师应该保护和尊重孩子进行尝试的权利。

六、从有模到无模,此时无模胜有模。

教师最关心的问题是,这种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操作。我主张,首先要有一个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然后再灵活运用。没有基本,哪来灵活。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而有各种变式,形成一个教学模式体系。我的导师,原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刘佛年教授在生前看了我的《尝试教学法》书稿后,特别欣赏我这个观点,他在为该书题词中指出:“它既有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实践的方法又简便易行,几乎每个小学教师都能掌握,每个学生都能适应,它既有一个大致的模式,但又反对机械搬用,强调从实际情况出发灵活应用”。

我把尝试教学模式分成三类:

第一类:基本模式(适用于一般情况的常用模式)

第二类:灵活模式(灵活应用基本模式的变式)

第三类:整合模式(把尝试教学思想与其他教学思想整合起来的模式)

由上可见,尝试教学模式不是固定不变,不是单一的,它已经建立起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需要的教学模式体系。这样就给教师选择和创新有较大的空间,可以达到既有模又无模的境界。但万变不离其宗,“先练后讲、先试后导、先学后教”的基本精神不能变。

第一类基本模式:一般分为七步进行

1、准备练习——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以旧引新,为学生解决尝试问题辅路架桥。

2、出示尝试题——根据教学目标要求,提出尝试问题,以尝试题引路,引导学生进行尝试。

3、自学课本——发挥课本的示范作用,为学生自己解决尝试题提供信息,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一步。

4、尝试练习——这一步是学生尝试活动的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在尝试过程重视对学困生的帮助。

5、学生讨论——对学生的尝试结果在小组内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自我评价,尝试讲道理。

6、教师讲解——根据学生的尝试结果,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也是对学生尝试结果进行评价。

7、第二次尝试练习——这一步主要给学困生再射一箭的机会,一堂课应该有多层次尝试,逐步逼近教学目标。

以上七步仅是尝试教学主要过程,并不是一堂课的全部。一堂完整的课前后还有任务:前面有导入新课、出示目标等,后面有课堂作业或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果等。

第二类:灵活模式

教学法的灵魂在于灵活,固定不变,搞绝对化就没有生命力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法在教学中尤为重要。灵活模式有如下几种:

第一种:增添式——在基本式上增添一、二步,如出示尝试题后可增加一次学生讨论。

第二种:调换式——把基本式的几步位置调换一下,如把自学课本与尝试练习的位置调换一下,先做尝试练习再自学课本。

第三种:结合式——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合成一步,让学生自己决定先自学课本还是先做尝试题;或把“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合成一步,把教师的点评讲解插到学生讨论之中。

第四种:超前式——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如果基本式七步都要在课内完成,时间不够。可以把前面四步提前到课前作为预习完成。下堂课就从学生讨论开始,也可让学生上台当小先生,让学生先讲,这样做会出现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氛围。

第三类:整合模式

我历来主张,提倡一种教学法,并不排斥另一种教学法,它们之间不应该是对立的,而应该互相融合。尝试教学模式具有开放性,能吸纳、包容很多教学流派。在教学实践中已产生目标尝试教学法、愉快尝试教学法,情境尝试教学法、合作尝试教学法、分层尝试教学法等。

教学理论宝库是丰富多彩的,应该充分利用,把各种教学方法为我所用,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多姿多彩。一堂好课,一般是“一法为主、多法配合”,达到整合模式的整合,此时已从有模到无模,达到“此时无模胜有模”的境界。作为一个教师要认真学习和实践各种教学模式,然后灵活应用,不拘一格,一切从实际出发,需要什么用什么,一切为我所,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模式事实上是把尝试教学、目标教学、合作教学等整合起来,再加上自己的创造,大胆让学生展示,这样形成了杜郎口教学流派。

七、尝试教学思想,源于“童蒙求我”。

我国教育历史悠久,尝试教学思想自古有之。

远在三千年前的《易经》,在该书第四卦《蒙》卦中石破天惊地指出:“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意为师长不应在孩子主动求教之前提出教孩子学习,而应该等孩子来求教。为什么要等待孩子来求教呢?只有孩子产生内在的需求,师长的启蒙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表明中华远古教育文明从一开始就从原始的生命直觉上,提出童蒙求我,确认求学者的主体地位,这在人类教育史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文明创造,这也是尝试教学思想的源头。

现在我们常说要把“要我学”改成“我要学”,其实这个道理远在三千年前的老祖宗就已经告诫我们了,可是有些教师直到现在还不接受这个道理,死抱住注入式教学方法不放。

这种“童蒙求我”强调尝试自学的教育思想,为历代中国教育家所重视,并继承发扬光大。

孔子的“启发诱导”思想,已经闪耀出尝试教学思想的光辉,他的名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为不到学生想弄明白又弄不明白时,不要告诉他什么意思;不到学生想说而又说不出来时,不要告诉他如何表达。很显然,这是“童蒙求我”教学思想的发挥,等到学生有内在需要时,处于愤悱的心理需求状态时,才去教学生。实质是“先愤后启,先悱后发”,这同现在的“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尝试教学思想是一致的。

孟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尝试”的教育家,他的名言曰:“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意思是,我虽然迟钝,也要尝试,道出了尝试的普遍性。他主张教不是教学过程的开端,而主张学后再教,强调让学生自求、自学、自得才能学有收获。

《学记》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教学论著作,它已经用朴素的语言揭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和重视学生自学的道理。《学记》中有句名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段话虽是阐明教学相长的思想,但也渗透了尝试教学思想。如果把这段话的意思延伸一下,“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再学;教然后知困,知困后再教。”这样就同“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尝试教学思想相吻合了。

宋代教育家、思想家朱熹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别人不能代替的,必须强调自学。他明确地指出:“书用你自去读,道理用你自去究索,某只是得个引路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问处,同商量而已。”

这段话把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地位说得非常明白,学生学习要靠自己去尝试,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有了疑问,与学生共同商量而已。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极力反对注入式教学法,提倡让学生自己学,他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短的时间,经过相关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叶圣陶是在语文教学中比较系统论述尝试教学思想的一位教育家。他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好的办法是:“惟有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无论成功与否,尝试都比不尝试有益得多,其故就在运用了一番心力,那一番心力是一辈子要运用的,除非不要读书。”学生通过尝试的方法,获得了自学能力,就能达到“教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

以上简略回顾一下教育史,事实证明:尝试教学思想自古有之,源远流长,源于《易经》“童蒙求我”,从古代教育家、孔子、孟子到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叶圣陶,无不重视尝试自学,它是中华教育优良传统的精华。由此,在中国这块沃土产生和发展尝试教学理论,这是历史的必然发展。

八、改革潮流,“试”不可挡

为什么很多教改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消失了,而尝试教学实验历经30多年时间,长盛不衰,应用范围和影响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应用教师七、八十万,受教学生达三千多万,正式命名的实验学校有二千三百多所,其中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学校以及聋哑学校等。应用范围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澳、台地区,在国外也产生一定的影响。2010年在深圳召开的“首届尝试学习理论国际研讨会”上,美国瓦格纳教授评价说:“尝试教学实验研究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一项教学实验研究。”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方面:

1、首先归功于尝试教学有强大的生命活力,尝试是学习的本质,是中华教育优良传统中的精华。因此这项研究具有自身发展的原动力。

2、改革开放的正确路线,稳定的政治局面,是尝试教学研究迅速发展的保证。

过去由于受各种政治运动的影响,政策、口号经常变,大纲教材不稳定,教学实验很难进行,大都半途夭折,大家都有切肤之痛。教学实验周期长,没有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是无法进行的。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稳定的政治局面,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大纲教材相对稳定。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了教学改革,鼓励大家放手搞实验研究。这样才使得尝试教学研究坚持了30多年,得到不断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新教法不断产生,各种教改典型相继出现,丰富的教育实验又推动教育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象景。现在是我国教育科学发展最兴旺发达的一段时期。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国家需要稳定,教学改革的深入和教育科学的发展也需要稳定。

3、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广大教师的支持,这是尝试教学研究迅速发展的基础。从尝试教学法到尝试教学理论,不是我个人的创造,它凝聚了千千万万人的心血,它是集体智慧的创造,决非个人力量能够办得到的。

4、研究与推广并重是尝试教学研究迅速发展的重要策略。一项科研成果不能写本书得个奖就算完事,这里也有科研成果转化成生产力的问题。我们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教师掌握新的教学方法,使得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如果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讲空话是办不到的,应该到教学第一线,摇旗呐喊,放下架子,扎扎实实地去做推广工作。

5、把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研究团队,是尝试教学研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我们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成立了“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会”“尝试学习研究会”,后来又开通了“邱学华尝试教学在线”网站(www.try-Qxh.cn)。这样就有了研究、交流、展示的平台,能把大家凝聚起来。研究团队主要有四方面人员组成:一是各级教科所、教研室研究人员,二是广大第一线教师,三是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四是高等院校专家教授。有了这支研究团队,再加上有二千多所实验学校成为基本队伍,就不会重蹈过去教改实验大起大落的厄运。

6、理论研究要不断深入,与时俱进,才能得到不断发展。我深信,教育理论源于教育实践,反过来又为教育实践服务。我对尝试教学的研究是不断深入的,在理论上不断升华提高。教育科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为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新课程改革服务,这样也使尝试教学研究不断得到发展的空间。

7、为民服务的推广模式。教育科学研究应该为学生服务,为学校服务。虽然我们的课题是国家教育重点研究课题,但我坚持不向学校收取课题费或赞助费。学校不论大小,条件不论好坏,只要自愿申请,都可以作为研究会的实验学校,因此我们有很多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贫困地区的实验学校。对于这些学校,我们非但不收取任何费用,还有一定的扶贫措施,每次研讨会、观摩会、贫困地区的教师不收会务费,还赠送资料,有的还补助旅差费。另外,在实验学校中开展一帮一的活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校结对子,把扶贫工作做到实处。

九、具有中国特色  才能走向世界。

中国的教育理论界一向崇洋,看不起自己的东西。翻开教学论著作,全是外国的教学理论。纵观中国近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先是学日本,后来学美国,建国以后又“全盘苏化”学苏联,现在又全面“开放”,外国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和教育思潮涌进中国。我读过许多本《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为我国古代光辉灿烂的教育文明史深感自豪,也为近代教育照搬照抄外国而羞愧。直到现在,有些人只相信外国人,开口布鲁纳,闭口赞柯夫,总看不起自己,不敢相信自己的东西。

我国是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还有两千多年的教育优良传统和经验,难道就不能在教育理论研究上走一条创新之路之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呢?我是憋着这股气而发奋工作,坚持长达半个世纪的尝试教学研究。

美国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我国介绍和研究的文章象雪片似的见之于各种教育报刊杂志,可是到现在还有多少教师在应用?因为发现教学法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就是在美国本身实践者也并不多,它并不切合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许多年前,日本伊藤武教授给我来信说,他在日本研究发现教学法多年,但应用者寥寥,他对我在中国有如此大规模推广应用尝试教学法,羡慕不已。

尝试教学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经受了长期的时间考验,又有七、八十万教师的应用,受教学生达三千多万。出版的尝试教学研究著作有四十多本,近一千万字。教育科学出版社专门出版了一套八本的《尝试教学理论研究丛书》,它已经具备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同世界上许多有影响的教学理论相比,也毫不逊色,我们应该有这个自信。

尝试教学理论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教育优良传统中吸取精华,以中国教育中合理的尝试思想为内核,并植根于遍及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愈是民族的,愈是世界的。艺术是如此,教育亦是这样。所以,尝试教学理论已具有走向世界的条件和空间。

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我们在教育上也缺少话语权,我们要努力让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我的尝试教学研究论文已译成日文、英文、德文、俄文在国外教育杂志上发表。早在1992年,中国新闻社记者以“中国历经十年研究和实验,尝试教学法推广已获实绩”为题,向海外作了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也曾作过报道。201011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教育局支持下,举行了“首届尝试学习理论国际研讨会”,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出席了这次会议,尝试学习理论正式走上了国际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