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小学生要不要背加法口诀

当前位置 : 首页 > 邱学华新作

三论小学生要不要背加法口诀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5-09-20 * 浏览 : 767

我的《再论小学生要不要背加法口诀》在《中小学数学》(小学版)(后又登录在邱学华新浪博客)发表后,引起许多教师和家长的关注,纷纷发表看法,在“百度”输入了这句话,可以搜索到二、三百条,以下略记一些:

“我按照邱老师的办法,要求学生背加法口诀,学生的计算速度立即提高了,非常神奇。”

“当然要背的,到初中、高中都要用到的,背了的话,算的速度也就快了。”

“背20句加法口诀,对学生不是难事,可背会了一生有用,就像乘法口诀一样。”

“我是一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孩子计算能力始终上不去,特别是进位加法是孩子容易卡住的地方。看了你的这篇文章,真是如获至宝。我教孩子背加法口诀,难点解决了,真是太棒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教育行业里,有你打先锋是我们这些晚辈的幸运,感谢一路上有您。”

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和鼓励。为了回应大家的问题和提出成立“加法口诀研究共同体”的倡议。特写“三论”此文。

根据大家的提问,我把有关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问题作进一步说明。

1.什么是加法口诀?

我在网上看到,有些人对什么是加法口诀有误解,把“20以内加法表”“珠算加法口诀”当成加法口诀。

(1)20以内加法口诀表是把20以内加法算式排列成表,要求学生熟记,如:

9+1=10   8+1=9   7+1=8   6+1=7

9+2=11   8+2=10  7+2=9   6+2=8

9+3=12   8+3=11  7+3=10  6+3=9

9+4=13   8+4=12  7+4=11  6+4=10

9+5=14   8+5=13  7+5=12  6+5=11

……       ……       ……     ……

这种做法我国和国外教材中就有,题目太多,没有突出重点,又不容易背诵,一般收效不大。

(2)珠算加法口诀如六上一去五进一  七上二去五进一  八上三去五进一……珠算加法口诀用在算盘拨珠运算中,现在采用三算结合的方式教珠算,已不用珠算加法口诀了,根本不需要教。

(3)加法口诀同乘法口诀,四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加法口诀只限于20以内进位加法,一共才20句,熟记起来并不困难。

口诀写法,采用前面两个汉字是加数,后面阿拉伯数字表示和,这样可以分清哪是加数,哪是和。最后一句不用九九18,而用两个九18,同乘法口诀统一起来。20句加法口诀中已包括了4句乘法口诀,可以减轻以后熟记乘法口诀的负担。这种加法口诀,才是继承了中国数学教育的传统,具有中国特色。

2.加法口诀同乘法口诀混淆,怎么办?

有人担心加法口诀会同乘法口诀混淆,其实不必要担心。因为:(1)学20以内加法,要时隔半年再学表内乘法;(2)两者形式不同,加法口诀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如九四13);乘法口诀是小数在前大数在后(如四九36);(3)两者的得数相差甚大(如八六14,六八48)。以前,实验班中很少有学生产生两者混淆的现象。

3.一年级学生背加法口诀是否会增加负担?

根据儿童年龄特点,4—6岁的孩子机械记忆能力强,儿童能背唐诗三百首,已屡见不鲜。许多国学大师能背四书五经,其实都是在儿提时代背会的,至今不忘。趁小时候多背一点东西,一生受用。20句加法口诀对小孩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何况,按照教科书编排,20句加法口诀是逐步出现的,教9加几时,出现8句9的加法口诀;教8加几时,出现6句8的加法口诀;教7加几时,出现4句7的加法口诀,教6加几时出现2句6的加法口诀,最后再汇总起来背20句口诀,前后时间长达一个多月。用一个多月时间熟记20句加法口诀,应该是没有什么负担了吧。

4.怎样熟记加法口诀?

熟记加法口诀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可以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帮助记忆。例如,把6~9四个数分解成:6=5+1,7=5+2, 8=5+3,9=5+4,计算的时候先要求学生思考分解的数,然后分别相加,很快就能算出结果。例如

两个5得10,只要算2+3=5,因此结果是15。

两个5得10,只要算3+4=7,因此结果是17。

事实上这同算盘上的上珠和下珠关系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借助算盘的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先把7+8拨在算盘上,一看就知道结果了。

 

不用算盘可以用“双手助记法”帮忙。一只手表示一个数,大拇指表示5,其他四指各表示1。例如7+6,按照规定伸出双手,一看即知,7+6=13。经常练习后,学生看到算式,即在头脑中呈现双手的表象,借助表象,学生便可立即算出得数。一双手是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这样可以促进左右脑协同活动。这同数手指头不同,数手指头是逐一计数,水平较低,而“双手助记法”属于按群计算了,达到高一级层次。

教学时,可采用学生一边动手,一边唱口诀的办法,效果更好。于教寓游戏中。

5.有哪些游戏方法熟记加法口诀?

常用的是扑克游戏

游戏一:取一副扑克牌,拿走10、J、Q、K四种牌,把大王、小王看作零。两人游戏,洗牌后把牌放在中间,各人取2张牌,各自把2张牌的点数相加,如甲8、6,乙9、4,甲胜,把对方的牌吃掉。最后看谁的牌多,谁就是胜方。这种扑克游戏,取材方便,易学易用,学生喜欢。

游戏二:取一副扑克牌,把J、Q、K当作11、12、13,大王、小王当作零。可2人、3人或4人玩。每人依次发3张牌。各人先从自己的3张牌中挑出2张牌,这2张牌的点数之和,不得小于15。剩下的1张牌,以牌面点数相互比较,大者胜。假如自己的3张牌中,无论怎么组合都不能用2张牌求得不小于15的和,视为“死牌”,提前出局。胜者统吃其他人的牌,最后看谁得牌多,谁就是“王者”。

6.何时能摆脱加法口诀,熟练计算。

学生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大致有四种水平:(1)数数法,表现为数手指头。(2)凑十法,如8+5=8+2+3=15,(3)口诀法,利用加法口诀直接计算,如八五13;(4)自动反应,看到8、5,自动反应得数是13,不需要借助八五13这句口诀。所以口诀仅是拐棍,熟练后可以摆脱口诀自动反应出得数。真所谓,“此时无诀胜有诀”了。教师要不失时机,帮助学生从第3种水平向第4种水平发展。训练时,教师拿出2张(8、5)卡片,一闪而过,要求学生立即说出得数13,闪烁的速度越来越快,容不得学生再想口诀,促使学生逐步摆脱口诀。

7.怎样测定学生的口算能力。

口算能力高低主要的标志:一是正确,二是速度。对大多数学生来说,速度不是越快越好,总有一定的限度。因此最好有一把尺子,量一量,达标了,可以减少训练时间,把时间用于其他方面;如没有达标,要继续加强训练。所以在八十年代初,我联合全国各地的教研室和学校,有十六个省、市、自治区,40多个单位参加的联合研究组,开展“口算量表”的研究,受测学生达72000多人次。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数据,制订出11张口算量表(刊登在《邱学华怎样教小学数学》第70~81页)。以5分钟做对的题数作为指标,每张量表有两个标准,一是及格标准,二是优秀标准。如20以内加减法量表,5分钟做对的题数,及格标准是60题,优秀标准是80题。这个标准是根据八十年代中国小学生口算能力制订的,现在看来要求较高,各地根据实际情况上下浮动调整。

我一向主张少发论文,多搞教育实验。空谈不如行动,事实胜于雄辩。“小学生要背加法口诀”我也是通过教育实验得的结论,而且还有许多个案得到印证。可是许多人还是不相信。在中国教育界有个奇怪现象;外国人讲一句话,大家会顶礼膜拜;中国人讲一句话,总是抱有怀疑态度。记得第一篇文章“要不要学生熟记加法口诀”早在1981年4月发表在《小学数学教师》上,已有30多年了。

今年,我已81岁了,搞小学数学的教学与研究已有64年了,荣誉和地位都已经有了,还想什么呢?我就想中国的小学数学教育能够走向世界,使全世界孩子受益。我认为,在文化教育上,目前中国有两件宝贝能够而且已经开始走向世界,一件是国学,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史吸引着全世界,世界各地像雨后春笋般成立“孔子学院”,已经得到明证;一件是中国小学数学,因为小学数学的教材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数学符号,世界各国差别不大,所以容易被外国人接受。英美等发达国家都相继派人到中国考察数学教育,英国准备引进中国的数学教师、数学练习册以及乘法口诀,已经引起国人喜惊。

中国小学生计算能力高,主要得益于中国有乘法口诀。这个结论已经得到国际公认。由此,英国人要引进乘法口诀。有乘法口诀,再加上有加法口诀,不是如虎添翼了吗。

新学期开学了,一年级(上册)主要内容是20以内加减法,正好利用这个机会搞实验。实验方法很简单,选择两个基础大致相同的平行班,最好由同一位教师教。一个是实验班,要背加法口诀;一个是对照班,不用加法口诀。两个班都按现行教材教学,教学进度、练习次数都相同,最后用我制订的“20以内加减法口算量表”进行测定,比较两个班的计算速度。

 

“加法口诀研究共同体”,采用自愿方式参加,通过邮箱报名:13776884613@126.com。实验过程中会提供有关信息资料,也可咨询,全部免费。最后把实验结果报送共同体,汇总写出实验报告。这种网络式研究共同体,简单方便,我希望有更多的学校参加,大家共同为做一件大事而凝聚在一起。

                (作者:常州大学尝试教育科学研究院       特聘院长    邱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