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纪要与解读

当前位置 : 首页 > 尝试教学方法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纪要与解读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4-12-23 * 浏览 : 261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纪要与解读
作者:邱学华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03    更新时间:2009-8-11    文章属性:    ★★★★★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纪要与解读
执教:尝试学习研究会理事长  邱学华(213003)
解读: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张良朋(255130)
    【编者按:2008年11月底,在山东济南召开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风采展示会”上,邱学华先生应邀作讲座,还亲自上了示范课。邱学华是大家熟知的著名小学数学教育家、尝试教学理论的创立者,已有74岁高龄,能够亲自上台给小学生上课,令人肃然起敬,他的课既真实又富于创新,在与会教师代表中引起了热烈的反响。邱先生按照实际教学进度上了一节计算课,一般名师作公开课大都不愿选择这类课题,因为很难发挥出彩。邱先生大胆让学生预习,由小学生自己上台讲课,把这堂课上得自然朴实且有声有色。他这种大胆尝试、敢于实践的精神,由衷地得到了大家的敬佩和爱戴。编辑部请张良朋老师根据现场录像整理了课堂实录并加以解读和评析,以飨读者。】
一、在对比中引入新课
师:预习了吗?
生:(齐)预习了!
师:今天我们要学什么?
生:(齐)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师:我们前面学习的除法和今天的有什么不同?
(课件依次出示:①  
生:以前学的是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今天要学的除法算式中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了。
师:像这样的题目,口算比较难,得学习笔算才好顺利解决。
解读:以对比的方式引入新课,既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又凸显了新知识的学习价值,可谓是一举两得。要求学生先预习再上课,充分说明邱学华老师绝不贪图课堂上一时的“热闹繁荣”,而是要真心实意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质朴自然、简洁明快的风格,堪称大家风范!
二、在尝试中建构新知
师:(出示课本84页的主题图)图上说了什么事情?
生:买21本《作文选》,付给售货员84元。
师:这样说题目,能算完整吗?
生:不完整。
师:条件该怎么说?看书上第(2)题,买《作文选》的老师姓什么?谁能补充完整?
生:王老师买了21本《作文选》,付给售货员84元。
师:问题怎么提?谁能把题目完完整整地说出来?
生:王老师买21本《作文选》,付了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齐读后,教师强调:这样的题目才算是完整的应用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了吗?请第一组的同学来当老师,给我们讲讲这道题是怎样做的。
第一小组派出三名代表,一名负责贴白板纸(学生把解法用黑彩笔写在了上面),一名负责给大家讲解,还有一名负责检查。
生:先用84除以21,把21看成20,想80除以20得4,商那里写4。21乘4等于84,84减84等于0。
师:对不对呀?讲得怎么样?(学生鼓掌表示认同)
学生观看教师用课件演示完整的计算过程。
解读:邱老师十分注意将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耐心引导学生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完整、有序地叙述应用题的题意。时下,在为数不少的数学教学活动中,从“发现零散信息(图意)”到“提出数学问题”都缺少了“完整叙述题意”这一环,这对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有害无益的。学生先尝试做题,把每个学生都推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学生当“小老师”为大家作讲解,更是充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邱老师自觉地“退到幕后”赢得的正是学生主动地“走向前台”。
教师出示第(2)题: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学生读题后,开始动笔解题。在巡视中,教师要求各小组长在自己完成后去检查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情况,如果有同学不会做,小组长要帮助他学会解答。
全班解题完毕后,第三组派三名代表到黑板前汇报讲解 的做法。
教师特意追问了第三小组的试商方法,并在与课本上的试商方法进行比较后,高兴地对同学们说:“书上先用4试商,太小,又换5,这是比较笨的方法。我们班有些同学运用口算便能一眼看出商就是5,很不简单!”同学们听了之后,脸上漾起了开心的表情。
解读:学生自己能学会的,邱老师绝不讲。但这并不意味着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邱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只在那些学生容易忽视的解题关键处进行点拨引导。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邱老师的由衷欣赏总能打动学生的心,激起他们更大的学习劲头。
三、在练习中提炼方法
师:课本84页下面“做一做”有几道题啊?这6道题,看谁做得又好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84页下面的“做一做”。
师:做完的同学自己先检查一下。没问题了,再帮其他同学检查,看看别人做得怎么样。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检查。
等学生都完成后,教师利用课件直接出示各题的答案,由学生自己校对。
师:6道题都做对的同学请站起来!(学生鼓掌祝贺)
师:有错的同学请站起来。(有七八个同学不好意思地站了起来)有错不要紧,弄清楚错哪、为什么错就行了。谁和大家说说自己刚才做题时哪里错了?
1: ,我试商时把29看成30,在商与除数相乘时也算成了乘30。
师:对啊,试商想的时候用的是近似数,乘的时候还应当用原来的数去算。这是很重要的学习经验!
2:我把87当成78了,写反了。我抄题时太不够认真了。
……
师:马上改正!改过来也算你做对了。(有错的学生改正,已经做对的同学帮助检查把关。)
师:下面我们来当当数学小医生,看大家能不能诊断出这几个“病号”的病因。
学生逐一做出“诊断”,教师每次都注意追问“病因”。
师:你们都说说做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哪个地方最容易错啊?
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出示:
师:今后计算一定要注意这四个方面。为了使计算又快又准,我们需要练练基本功。练练哪些基本功呢?
学生认为应该练习一下退位减法、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试商的方法等基本功。
师:最重要的是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我发现有些同学做得还不够熟练。
教师以卡片的形式出示10道口算乘法题目(卡片是以除法竖式的方式呈现,竖式中只出现了除数和商),要求学生抢答出积,然后教师反馈正确答案。
随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了试商训练(题目如下图所示)。
解读:这部分的教学有两大亮点:一是“以错引法”,二是“因需而练”。在有的数学课堂上,当学生做错了题,教师只知道一味反复地解说正确做法,结果导致学生始终弄不明白自己究竟错在哪、为什么错,认知上的困惑迟迟不能真正解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邱老师善于挖掘和利用学生错误中暗藏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的错误大胆说出来,这样既使出错者深受教益,也提醒了其他同学。错误,成了学生走向成功学习的垫脚石。因为错误,学生对正确的理解更加深刻鲜明,同时,在辨析错误的过程中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也获得了很大的提升。邱老师利用口算卡片进行数学基本功训练,这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教学环节。时下,在课堂上练习数学基本功已然变得稀有,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已不够“时尚”、不够“先进”、不算“好看”。“练是因为需要练”,只要是学生的发展真正需要的,我们为什么要弃之不用呢?毕竟,课主要不是为了执教者,也不是为了听课老师而存在的!
四、在拓展中诱导潜能
师:做了那么多道题,老师要奖励一下大家。奖励什么呢?(学生立刻瞪大了眼睛,紧盯着老师)奖励两道难题!(课件出示“智力大比拼”题目)
闻听此言,同学们都会心地笑了。
师:这两道题比较难,除法算式中有空格,需要根据除数、商、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推算出来,留给你们课后去思考,比一比谁能做出来。特别是第二道题,就是老师们做也得好好动一番脑筋呢。
解读:留趣味题让学生在课后练习思考,这样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的思考。
总体印象:这是一节原生态的“家常课”。邱老师选择这个课题来上课仅仅是因为学生正常的学习进度刚好到这。在教学过程中邱老师没有加入那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类拓展资料,也没有刻意打磨能凸显教师“匠心”的非常之举,有的只是“家常货”,用的都是“家常法”,说的都是“家常话”,充盈于课堂之上的是一种质朴自然的家常气息。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正还原了数学课堂的“本真面貌”,是真正为了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生活,学生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翁。这样自然实在的课堂教学,放在时下诸多的公开课中确实有点“另类”,因为教师舍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光彩夺目,而是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幕后”辅助工作,这样的“退隐”很容易被听课者误解为执教者“不合时宜”。我想,德高望重的邱学华老师敢于这样做,正是在提醒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学生的有效发展才是课堂教学活动永恒的主题,“教”的精彩的最重要的标识就是“学”的精彩!】
 
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安阳花苑4-2-301(213003)  邱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