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尝试教学的理论基础:(二)教学论基础

当前位置 : 首页 > 我的教育观

九、尝试教学的理论基础:(二)教学论基础

* 来源 : * 作者 : admin * 发表时间 : 2014-12-26 * 浏览 : 197
作者:邱学华    邱学华主页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664    更新时间:2005-6-25    邱学华主页属性:      ★★★★★

                         (二)教学论基础
 
一定的教学论思想产生一定的教学方法,现代教学论思想是尝试教学法的教学论基础。
尝试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注入式教法,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引起教学过程的一系列的变化:
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从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先练、教师再讲;
从学生被动听讲、死记硬背转变为主动探索、解决问题;
从技巧性教育为主转变为思考性教育为主。
尝试教学的教学论基础,具体表现为突出一个核心,符合两个规律,体现三个为主。
1、突出一个核心
现代教学论基础的核心:是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充分相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思维发展空间是广阔的。
尝试教学理论的核心,概括成三句话:
学生能尝试   尝试能成功   成功能创新
这三句话是经过二十多年时间,在全国几十万教师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学生是能够尝试的,而且学生的尝试是能够成功的,尝试成功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观点的提出,就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
传统教学的特征是:“教学,教学,我教你学”,教师必须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才放心叫学生去做练习。教师讲,学生听从古到今好像是天经地义的。这种观点的根源就在于不信任学生。他们认为上课前,学生什么都不会,教师必须从头讲起,讲深讲透,学生才能学会,这是造成费时低效教学的根本原因。
这种思想长期禁锢着教师的头脑,因此,实施尝试教学必须要解放思想,充分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学生是有思维能力有情感意志的活生生的人,他有生活经验和旧知识的结构,教师应该充分相信:
学生是能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
教师的职责,不是把现成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大脑,让学生自己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在尝试中创新。
2、符合两个规律
符合两个规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符合教材的编排规律。
(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尝试教学法的七步基本教学程序表明,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不断指导下以及学生不断地尝试中逐步完成的。提出问题→学生尝试→教师指导→学生再尝试→解决问题,这个过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反映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
尝试学习活动应该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学习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尝试来进行。
教学中的尝试和生活中的尝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学过程中的尝试,是在教学条件下,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初步解决问题。国内外有不少的教学法都有尝试的因素,如国外的发现教学法、探究——研讨法、假说——实验法等,国内的“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等。这说明学生通过尝试进行学习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尝试教学法的特点是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把学生的尝试过程,自觉地放在课内完成。这样做,学生的尝试活动保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有步骤地为学生创设尝试的条件;学生在尝试过程发生困难或发现错误,教师可以及时辅导和帮助。学生在生活中的尝试,一般是不自觉的带有盲目性的尝试。
(2)、符合教材编排的规律
尝试教学法又适应教材编排的规律,才能使学生有可能尝试成功。中小学教材,是按知识的内在联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编排,有严密的系统性。特别是数学教材,系统性强,分步细,呈现阶梯式一步一步上升。比如,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提高一点,例3又在例2的基础上提高一点。如“一位数乘两位数”课本的例题是这样安排的:
 
 
 
个位、十位都不进位    个位进位       个位、十位都进位
上面3道例题,例1是基本的,例2只是在例1的基础上增加一次进位,例3再增加一次进位。学生只要把例1学会了,例2或例3教师不教,学生自己先尝试练习的困难是不大的。教材系统性强这个特点,就使得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学课本例题自己解决尝试题成为可能。
数学教材除系统性强外,另一个特点是,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解答数学习题任务比较明确,计算结果大都是唯一的,做对做错学生容易辨别。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解题是一种计算实践,而计算实践又是使学生达到理解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中小学数学研究小组成员的经验指出,计算的实践可能是达到理解数学中概念性观念的必要步骤。”因此,用尝试题引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比较清楚明确。这个特点,也为应用尝试教学法创造了条件。
语文教材也是按照由浅入深安排,由一篇一篇课文组合而成。除小学一年级“识字”起始阶段外,以后每篇课文除五、六个生字外其他都认识,课文大都是白话文,能够读出来,课文大致的意思也明白了。因此,语文教材的特点,更适合学生尝试学习,让学生先试读、试讲。另外,学生还可以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帮助自己解决生字新词。
小学的科学常识、初中、高中的理化生的教材,大都采用循环螺旋上升的编排方法。例如沉浮现象,小学教材中有,初中、高中教材中也有,另外各种科学知识互相都有联系,这也给学生尝试学习创造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种结构:一是教材的知识结构,二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三是教师的课堂教学结构。这也就形成了学生、教材、教师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尝试教学的课堂结构能够同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协调统一起来,使三种结构形成了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结构群。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组织尝试教学的课堂结构,在学生主体和教材客体的互相作用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完成认识过程。
3、充分体现三个为主
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三个为主,即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这也是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使“教”为中心转变成以“学”为中心,达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1)以学生为主——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多看、多思、多讲、多动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尝试法一开始要求学生进行尝试练习,就把学生推到主动地位。在尝试练习中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主动地去自学课本和接受教师的讲解,这些就会变成他们自身的需要。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尝试题,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2)、以自学为主——尝试法是以尝试题引路,促使学生自觉地去自学课本或自学其他材料,而能否正确解答尝试题又是学生自我检验自学的结果。因此尝试教学法是以自学为主的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以尝试题引路,积极的自学辅导法。
(3)、以练习为主——尝试法把练习放在主要地位,从尝试着手,从练习开始。它以尝试题为中心,形成一个多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系列,在不断尝试中,一步比一步有所提高。一堂课的安排,以练习为主线,教师的讲解穿插在练习之中,可以用这样四句话概括:
“先练后讲,练在课堂,边练边讲,订正在当堂。”
一堂课上得成功与否同练习的设计关系极大、教师备课,很大一部分精力要花在练习设计上。我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个多层次不断尝试练习的基本模式:
 
 
六个层次的练习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练习过程中,学生对新知识理解程度的信息不断地反馈出来,教师可以及时调控。因此,这六个层次不断尝试的练习设计,是以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作为理论基础的。
各门学科的练习设计不尽相同,可以增加,也可以减少,但只要明确课堂教学是学生不断尝试的过程,不断反馈纠正的过程,按照这样的精神去设计。
教学过程的三要素:学生、教师、教材。如何最大限度发挥三要素的作用是各种教学理论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尝试教学基本模式中,把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都能落实到教学程序的每一步中,这样把现代教育理论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教学程序安排上得到保证。 
 
尝试教学法适应现代教学论思想的要求,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它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先尝试练习,然后教师再讲解,把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统一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什么教师对尝试教学法有“似曾相识”和乐于试用之感呢?一是它来源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二是它符合现代教学论思想。